0010 关林窃密-《小人物阿云》
第(2/3)页
看到教学这一块,大家争先恐后,明争暗赛,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,负责勤工俭学的田老师和赵老师倍感压力。
怎么才能打开一个新的局面?
田老师、赵老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亲自走市场,观察、询问、了解。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,有了初步意见。两人相约,晚上找阿云谈谈。
阿云办公室,田老师详细叙述了他的想法和对市场的了解。
“田老师,要上绣花厂,首先需要设备和技术人员,而我们学校现在的经费,只是勉强能够保障教学供应。学校学校最多能提出来五千块钱,可电动缝纫机一台就得两千多块吧?现在没有资金啊?”
“这个问题,我是这样想的。聘请绣花师傅的工资从勤工俭学这一块出,应该没有问题。”田老师看看赵老师,赵老师点点头。
“至于设备,我们可以搞半借制。先借给工人一半的钱,让工人自己买,这一半的钱随后从工资中扣除。机器归工人,咱绣花厂提供货源,保证她们有活干就行。”
“那现在有什么加工项目?”
“机绣的活少,自己加工成品也不好出手。我和赵老师了解了一下,现在开始兴起的被罩加工应该有市场。我们加工的被罩,再绣上图案,可以提高被罩的档次,增加市场竞争力。”
“想法很好,你们两个费心了。不过,我还有问题。”阿云站起来,给赵老师、田老师各倒了一杯茶。坐下来接着说:“我们初开始加工,一般来说,技术的熟练程度、产品的质量、市场的进出货渠道我们都不占优势。即使同样的质量,我们的竞争力也会处于劣势。只有有较大的利润空间,我们才有主动权。所以,我认为我们需要的原料布匹必须从源头拿货。”
第(2/3)页